中国发展网讯 2025年6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57期)暨人大深圳社科沙龙(总第63期)”在线上成功举行。
在关于“金融市场结构对低利率政策传导的影响”这一主题的讨论中,中银证券(601696)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强调了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的差异,特别是在低利率政策下的表现。他认为,美国的金融市场结构使得低利率政策能够有效传导,通过直接融资市场(如股票和债券市场)拉动投资和消费,从而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而中国的金融市场结构则不同,间接融资占比高达70%,使得低利率政策通过银行贷款传导的效果较弱。在美国,由于直接融资市场的主导地位,低利率政策能够直接影响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促进经济活动。反观中国,尽管央行降低基准利率,但由于金融市场结构偏向间接融资,利率传导效果较为有限。此外,低利率政策在中国并未带来如同美国那样的资本市场活跃,反而由于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股市和企业融资规模并未显著上升。
管涛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银行的净息差压缩,导致在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同时,还存在银行放贷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同时,虽然政策利率的下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但由于银行和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这种政策并未产生预期的正向效果。因此,金融政策的传导渠道亟需疏通,提升其效力。
管涛强调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首先要优化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尤其是针对结构性问题,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同时,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利用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最终,通过更为完善的金融市场制度与货币政策框架,能够提高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响应,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网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