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人們從對疫情的恐慌已經轉變為對經濟的恐慌,從適應疫情防護的常態化到接受經濟緩慢恢復的無奈,對自己奮斗過的事業是放棄還是堅守,是等待還是轉變,選擇何其難!
我國羊絨行業雖然在紡織行業中占據很小很小的份額,但是卻擁有著全球主要出口市場,在世界高端毛紡織品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全球一半以上的羊絨紡織品來自中國,最好的羊絨原料非我莫屬。從事羊絨行業的企業家們,除了對這份事業的熱愛、對羊絨紡織品的無比鐘愛,更重要的是羊絨產業給他們帶來的經濟效益。然而現在利益回報在逐步縮小,這份愛還能堅持嗎?放棄又談何容易!
縱觀近五年以來羊絨產品出口情況,無論是無毛絨、羊絨紗線、羊絨衫、羊絨圍巾出口數量一直在小幅波動中增長,即便是在中美貿易戰期間,羊絨產品出口受到的沖擊也相對較小。2020年一季度羊絨行業出口同比下降20.18%,下跌幅度明顯小于羊毛行業32.52%的情況,具體出口數量是:無毛絨-8.03%、羊絨紗線-5.98%、羊絨衫-10.91%、羊絨圍巾-13.14%、羊絨面料-80.37%。由此看來,羊絨行業受疫情影響相比毛紡其他行業好一些,出口市場對羊絨產品的需求基本平穩,但是恢復到疫情以前的水平還需耐心等待。然而等待的痛苦也是難熬的,年初受疫情影響銷售收入下降導致現金回款減少,現在又面臨收絨季節的到來需要大量資金,收絨價格與未來訂單價格、數量、交期能否使資金盡快回流也是不可預估,面對不可違背的羊絨生產周期,家底厚的、基礎好的企業經得住時間考驗,相信能夠等來春天,而小微企業更需要在等待中尋求生機。
面對外銷無訂單或訂單減少,企業紛紛轉向內銷,然而疫情期間,服裝類線下實體店鋪均被要求統一關店,企業通過天貓、微信、直播等線上方式銷售,盡量減小線下銷售影響,線上銷售渠道建設和拓展也將成為未來的重要工作。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金融、稅收、社保等政策,幫助各地安全的復工復產,也進一步加強了企業對于第二、三、四季度經營環境好轉的信心。
經過這次疫情,行業再次洗牌,產業集中度會更加明顯,品牌企業的優勢更加突出,小微企業應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將自己優勢發揮到極致以求得一地生存。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羊絨行業未來發展何去何從是我們共同關注的焦點,在中毛協的開展的“十四五”科技發展調研問卷中,大家提出了羊絨行業發展目標就是深化智能化裝備技術與數字化生產工藝的持續改進,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堅持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大力推廣綠色技術;堅持實施品牌戰略,全力推廣中國民族羊絨時尚文化;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研發差異化、功能化產品;全面提升我國羊絨行業在世界中的話語權。
圍繞目標我們將攜手產學研開展一系列工作,協助做好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立項、指導、鑒定工作,組織、協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跨行業之間的對接,促進科技推廣與產業化實施,及時向廣大會員企業通報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共享國內外羊絨行業最新信息,共同維護好我國羊絨特色產業的健康平穩發展。歡迎廣大羊絨企業為行業發展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