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休闲体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山东体育学院运动休闲学院于9月13日正式启动每周常态化的“山体周末匹克炫风赛”(以下简称“炫风赛”),20多名社会匹克球爱好者和学院16名匹克球专选的学生参加了本次比赛。该赛事将教学实践与竞技活动深度融合,通过“以赛代练、以练促学”的创新模式,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主动服务社会全民健身需求,为匹克球运动推广注入“山体力量”。
打破传统教学壁垒,打造“第二课堂”实践平台
长期以来,运动技能教学多遵循“先练后赛”的传统路径,理论学习与实战应用存在一定脱节。此次“炫风赛”的推出,正是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突破性创新——赛事由匹克球专项学生全程自主组织、自主管理、自主参与,每周固定开展。
从赛前的策划宣传、报名统筹、赛程设计,到赛中的临场执裁、成绩记录、秩序维护,再到赛后的总结复盘、后勤保障,所有环节均由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这一过程中,“炫风赛”不仅是学生展示专项技能的竞技舞台,更成为集赛事管理、市场营销、团队协作于一体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运营场景中,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深刻理解运动休闲专业的核心内涵。
“‘炫风赛’的核心,就是打破训练与比赛的壁垒。”项目负责人孟然老师表示,“高频次、强对抗的实战环境,能让学生快速发现技术短板,在高压下磨练心理素质与战术应变能力;而全程参与组织工作,则能极大提升他们的领导力、执行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宝贵经验。”
开放赛事连接社会,实现教学与服务协同发展
作为一项创新性教学实践活动,“炫风赛”并非封闭的校园内部赛事。赛事将有计划地向社会匹克球爱好者开放参赛名额,邀请大众爱好者与学生同场竞技、共享运动乐趣,充分体现了山东体育学院“服务社会、推动全民健身”的办学理念。
对于社会而言,“炫风赛”将成为一个稳定、专业的匹克球交流平台,为爱好者提供高质量的运动竞技与社交场景;对于学院而言,赛事既是对外展示匹克球专项教学成果、扩大专业社会影响力的窗口,也是从社会反馈中汲取优化方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一开放举措,学院实现了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的相互促进,构建起“教学实践-社会反馈-人才培养优化”的良性循环。
打造校园品牌IP,助力匹克球运动蓬勃发展
未来,山东体育学院运动休闲学院计划将“匹克炫风赛”培育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校园品牌IP活动。一方面,持续以赛事为“磨刀石”,为匹克球专项学生提供成长锻炼的实战场景;另一方面,强化赛事的“纽带”作用,深化校园与社区、专业与社会的连接。
通过这一创新实践,山东体育学院运动休闲学院将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为中国匹克球运动的专业化、大众化发展持续贡献“山体智慧”与“山体力量”。
(文字:姜瑀)
网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